巍巍金陵,滔滔长江,
钟山风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日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公祭日,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
中建投文旅集团全体员工
祭奠30万遇难者,用行动缅怀遇难同胞,
将牢记历史,用我们的力量去建设祖国,
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做史鉴,化悲愤为发展动力
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戮力同心、攻克艰难、砥砺前行,
向着企业、国家的发展目标,不懈前进!
今天
是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祭奠30万死难同胞
南京大屠杀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我们无论走多远 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
12.13

2014年 国家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但是,和平的获得绝对不是一厢情愿的产物
和平是一个强大民族的待遇
和平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待遇
历史虽已远去 但绝不能忘记
以善良之心铭记历史。
81载光阴荏苒,81年岁月沉浮。
繁盛千年的文明古都,
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饱经风霜的苦难之城,
亦在彻骨的悲怆中铭刻着不朽的记忆。

而如今,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时光流逝,幸存者逐渐老去,
但是历史会永远留存!
善良不代表是忘记,
而更应该是铭记,
它是黑暗中照亮人性的一束光,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以善良之心凝聚力量。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纪念这段历史,
不是纪念悲苦,不是纪念死伤,
而是记住滔天屈辱,
记住积贫积弱的无奈与无助,
以此凝聚力量,团结民心,砥砺斗志,
为新时代国家强大、民族繁盛
而尽己之心、尽己之力!

81年过去了,
今天的中华民族
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
奋勇前行,昂首阔步。
纪念碑上,30万受难同胞亡灵可鉴;
纪念碑前,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紧紧相连。

以善良之心祈世界和平。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
历史告诉我们,
和平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
就像有了阳光雨露,
万物才能茁壮成长,
有了和平稳定,
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
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
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
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
国家公祭,
不为仇恨,而为真相;
不为仇恨,而为自强;
不为仇恨,而为和平。
以善良之心抚慰心灵,
以善良为种,让和平之花处处开遍。
何为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其实从1994年起,江苏省和南京市每年12月13日都会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悼念仪式,但均停留在地方层面。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
80年前发生了什么?
80年前的今天,南京陷落。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六周内,侵华日军将屠刀对准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血腥屠城,制造了二战“三大惨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杀。
在此期间,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的暴行,无数公私财物被掠夺,文化古都遭受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看到所有街巷内都有平民的尸体,其中有老人、妇女和小孩……死者很多是用刺刀刺死的,有的是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曾在新闻稿中这样描述当年的惨状。
侵华日军的暴行令世界震惊,更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1946年2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整理。
法庭经过调查,最终认定日军在南京屠杀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
评论
全部评论
共{{commentCount}}条{{rs.Msg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