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西安格局什么样,且听市委书记这样说

  • 2017-01-24
  • 513
  • 集团办公室
  • [$Content_Label[0]$]

1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代表西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做工作报告。


王永康在报告中说,当前,西安经济总量处于副省级城市中后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面对城市间激烈的竞争态势,全市上下要有清醒认识,应调高标尺,奋勇向前。




报告中说到:“特别是省委支持大西安建设,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将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放大辐射效应,是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又是重磅新闻!“西咸新区”曾被被戏称为“陕西经济发展史上的万年梗”,如今终于明确划归西安,全力建设大西安。




西咸新区简介







2009年,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西咸办”;同步成立的,还有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这也是西咸新区建设的最初形态。




丨“西咸办”挂牌成立丨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  ,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至此,西咸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丨西咸新区位置示意图丨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地条件和实力。



西咸新区的未来





在《西咸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送审稿)中,核心便是与西安融合。在总体规划中,对区域的战略定位、空间结构、产业提升、市政建设、多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较多调整。通过多方面调整后的西咸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将与新区发展实际更加吻合,为新区建设高品质的市民生活、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进行总体设计。此举旨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适应"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要求。




丨大西安新中心规划图丨




打造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



在城市空间结构上,西咸新区新一轮总体规划将原"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调整为"一河两带三轴一核心五组团"。基于优化新区空间结构,着力建设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有机融入并推动大西安地区发展的考虑,将以南北纵贯的城市发展轴、西安中轴线北延至泾河新城的文化传承轴以及串接西安市主城中心与大西安新中心核心区的丝路经济轴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动脉"。每一条轴线都代表着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城市发展、文化传承与地区特点相结合,实现现代城市多功能突破发展。


丨“新长安大轴线”规划图丨


此轮调整对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点打造打造引人关注。新一轮规划不仅将完善区域现有道路系统,通过丰镐大道、沣泾大道、绕城高速、老西宝高速、新西宝高速等构建快速交通网络,还将规划轨道交通16号线等融入大西安轨道交通网,建立系统完善、层级分明、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500米见园 300米见绿的田园城市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将西咸新区列为西部地区重点建设城市新区,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2015年6月,西咸新区出台优美小镇规划,计划5年内建设35个优美小镇,以实现"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都市农业衬托、优美小镇点缀"的现代田园城市总目标。可以说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已成为了西咸新区的发展基因。




新一轮规划中,优美小镇将紧邻核心板块地区,在外围农田中将建设美丽乡村,共同形成"大田小镇"的新格局。同时,在全域范围内,将统筹建设区域中央公园、组团公园、社区公园及街旁绿地,搭建"大城小园"空间形态,将使"500米见园"、"300米见绿"成为可能。


十分钟到地铁站、五分钟到公交站的便捷交通


在交通方面,将优化片区交通联系,逐步形成"地铁+高速+主干路"的路网结构。西咸新区将成立公交公司,全面统筹负责新区公共交通事宜。


新区将依托西安、咸阳与西咸新区联通的轨道线网,通过1号线二期、5号线二期等线路的规划对接,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将快速路与干线性主干路分级剥离,增加快速路线路,强化组团间的快速连接。



丨西安地铁规划图丨


此外,还将规划连接各组团与西安主城区的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线网的密度。未来新区居民将可享受"十分钟到地铁站,五分钟到公交站"的便捷体验。



推广海绵城市 打造不同居住体验的生态城市

在城市生态方面,新区将践行低影响开发理念,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经验,使居民免受"雨中看海"的影响。 通过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田园绿地,发挥其绿色基底作用,辅助海绵城市及生态景观建设。




据了解,新区在全区划定7大片区10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重点区域,于2016年全面开始重点区域海绵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丨新长安大轴线规划图五星连珠丨



有一种生活叫做——西咸新区







有这样一个地方:

它是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时尚、休闲、人文的区域,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保障。

它的经济活跃、产业高端、创新突出、创业便利,是优越的“宜业”平台,陕西追赶超越新的经济增长极。

它是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发展可持续,是真正的现代田园城市。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是不是很有幸福感?

它就是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咸新区。


让我们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看一看未来的西咸新区,看看这个“品质高、经济强、生态美”的综合集成,这个“宜业、宜居、可持续”的现代化大西安的新中心。




高品质的生活——就是要坚持以市民幸福满意为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影响力。按照五十年、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城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使市民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居住更舒适、上学看病更方便、健康养老更舒心、自然环境更优美、管理服务更智慧,形成特色鲜明、舒适宜居的城市格局。




富有活力的经济——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追赶超越的总要求,统筹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坚持产业兴区,加强招商引资,整合发挥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西部创新港、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等优势,聚集人才、科技、资本,使创新成为引领西咸发展的主动力。要抢抓国家自贸区、服贸区、双创基地等试验示范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开放合作,优化投资环境,使西咸成为大西安最优越的“宜业”平台,成为陕西追赶超越新的经济增长极。




绿色大美的生态——就是要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自然造城、用城市连景,把城市建在山水上、种在田园中,把西咸建成真正的现代田园城市。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严守生态底线、耕地红线、城市边界线,大力推进水系打造、大气治理、城乡绿化,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使绿色大美的生态环境成为西咸的最佳形象和靓丽名片。




到2020年,随着空港新城司家庄秦陵遗址保护工程、沣东新城斗门水库试验段等54个重要绿化景观工程完成建设,西咸新区将形成重要的生态廊道和节点,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覆盖率达80%,40%以上的建成区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发展目标。


西咸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达到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和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的阶段目标。将重点建设7条地铁线路,总长约83公里。未来在核心板块生活的人们可以实现出门后5分钟能乘坐公交、10分钟可乘坐地铁。


建成西咸新区第二水厂等6座水厂,日供水量达50万吨,建成3座330千伏和29座110千伏输变电设施。


是的,这一切都需要等待,那么来到西咸新区与新城市一起成长,把个人的发展、成长和城市的成长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不也正是一种幸福吗?


大西安从此将完整,西安从此腾飞,盛世迎来!

评论

验证码

全部评论

共{{commentCount}}条
  • {{i+1}}楼
    {{rs.Msg_Sender}}{{rs.Msg_Datetime}}

    {{rs.Msg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