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上坟扫墓,祭拜祖先,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一般会到坟前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燃纸钱,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但现在因为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有的人会直接前往骨灰置放的地方拜祭先人,而取代扫墓的习俗。
青团是清明节常见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于祭祀,到了现在,它也成为了清明节最受欢迎的美食。这一天吃青团,有生活甜蜜、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
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可以免除病痛或孕育生子。
蹴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做成球皮,球内用毛塞紧。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实际上跟我们现在的足球运动差不多,只是规则不同而已。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放,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荡秋千历史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才改为秋千。
评论
全部评论
共{{commentCount}}条{{rs.Msg_Content}}